Home [Note] 基礎文法
Post
Cancel

[Note] 基礎文法

一、文法最基礎

1. 構成句子各種單位

  • 單字
  • 片語
  • 句子
    • 點:單字
    • 線:片語-兩點連起來
    • 面:集齊句子

不論任何語言都有其建構出一段句子最基本的邏輯和要素,英文也不例外。英文文法中,建構出句子最小最基礎的單位是「單字」,並依據其用法和用途的不同再區分出各種不同的詞性

下一個單位就是大家常常聽到卻可能很陌生的單位—「片語」。片語的概念在中文不太常出現,主要就是指一段由數個單字組成、卻因缺乏其他要素無法形成一段完整句子的段落便會稱之為「片語」

最後就是「句子」。

怎麼樣理解比較好呢?可以將這三項想像成「點、線、面」的概念,單字就是一個「點」,由兩個以上的點連接起來就成了片語「線」,而集齊句子的要素後就成為一個「面」。那組成一個完整句子需要什麼要素呢?

2. 英文四大要素和五大句型

2-1. 四大要素

  1. 主詞 (Subject, S) 正在進行動作的人/物,主詞通常是名詞、代名詞或名詞片語,位置通常在句子前面

  2. 動詞 (Verb, V) 進行的動作

  3. 受詞 (Object, O) 動作(動詞)的承受者。受詞必須是名詞、代名詞

  4. 補語 (Complement, C) 用於補充說明主詞或受詞的狀態,補充主詞的是主詞補語(SC),補充受詞的則是受詞補語(OC)。

稱謂主格受格所有格
IMeMy
YouYouYour
HeHimHis
SheHerHer
它/牠(非人)ItItIts
他們TheyThemTheir
我們WeUsOur

2-2. 五大句型

  • S + V (主詞+動詞)
  • S + V + O (主詞+動詞+受詞)
  • S + V + C (主詞+動詞+補語)
  • S + V + O1 + O2(主詞+動詞+受詞1+受詞2)
  • S + V + O + OC (主詞+動詞+受詞+補語)
  1. S + V (主詞+動詞) 主詞 + 動詞的句子結構是最簡單的,要注意的是這種句型中的動詞一般都是不及物動詞喔!

  2. S + V + O (主詞+動詞+受詞) 這個句型中的動詞皆為及物動詞,需要後面的受詞補充說明,才能表達完整意思。

  3. S + V + C (主詞+動詞+補語) 主詞 + 動詞 + 主詞補語句型中,主詞 + 動詞無法表達完整的句意,因此在動詞後面加上主詞補語,對主詞進行補充說明。
    本句型中的動詞多為Be動詞,但也有一些不及物動詞可以用在 S + V + C 的句型中。

  4. S + V + O1 + O2(主詞+動詞+受詞1+受詞2) 此句型會有兩個受詞,受詞1通常是受詞2通常是物品

  5. S + V + O + OC (主詞+動詞+受詞+補語) 前面句型3出現的補語是主詞補語,句型5要介紹的是受詞補語喔!
    這邊受詞補語(OC)的詞性多為:名詞、名詞子句、形容詞。

由以上英文文法的基本句構所構成的句子便能稱為一個子句 (Clause),子句的應用算比較進階的英文文法,

3. 人稱與單複數

  • 人稱:你、我、他
  • 男女:他、她
  • 主詞為第三人稱單數時,動詞加ses
  • 主詞是複數時,be動詞一律用are

在英文中除了單純分人稱的「你、我、他」、男女的「他、她」,還會因單複數而使句子有不同的變化,這些變化一般都會發生在動詞上,比如主詞是第三人稱且是單數時,一般動詞會需要加上“-s”或“-es”、主詞是複數時,不論人稱,Be動詞一律使用“are”等。

稱謂Be動詞變化 (現在)Be動詞變化 (過去)動詞變化
Iamwas不變
Youarewere不變
Heiswas-s-es
Sheiswas-s-es
Itiswas-s-es
Theyarewere不變
Wearewere不變

4. 英文的七大問句

  • 5W1H:問人(Who)、問事物(What)、問時間(When)、問地方(Where)、問哪一個(Which)、問狀態(How)
  • Yes/No問句

英文文法中對於疑問句的使用上也有明顯的區別。英文的七大問句就是根據其性質去區別,其中就有:問人(Who)、問事物(What)、問時間(When)、問地方(Where)、問哪一個(Which)、問狀態(How)以及問是或否的Yes/No問句。其中除了是否句以外都是以各自的”W/H”做開頭,唯獨是否句會以「Be動詞」或「助動詞」開頭。

問句開頭問句範例
WhoWho is the man?
 Who do you like the most?
What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What do you want to eat?
WhenWhen will the the movie release?
 When did you go last night?
WhereWhere is the turtle?
 Where do you live?
WhichWhich exercise do you like more, baseball or basketball?
 Which fruit is your favorite, guava or pomegranate?
How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How are you doing?
是否問句Do you go to school by bus?
(Yes/No)Are you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5. 三大時態與四大狀態介紹

  • 三大時態:過去、現在、未來 (依發生時間區分)
  • 四大狀態:簡單式、進行式、完成式、完成進行式 (再依當下狀態再細分出 每個時態的狀態)

英文文法與中文最大的不同之處之一就是三大時態與四大狀態的用法了。英文文法中會依句子發生的時間區分出現在、過去、未來等時態,再依當下狀態再細分出每個時態的簡單式、進行式、完成式以及完成進行式。在中文的文法上不太會特別區分出時態與狀態,一般只會在必要時透過形容詞或副詞來定義出時間和狀態,不會發生動詞因為時間而改變讀法或寫法的狀況。

➤英文文法三大時態與四大狀態詳解

5-1. 三大時態:現在式

  • 事情是發生在當下
  • 一個既定客觀的事實

現在式很直觀,事情是發生在當下或是一個既定客觀的事實,一般都會使用現在式。

5-2. 三大時態:過去式

英文文法的過去式除了單純的時間點不同外,發生最多變化的在於動詞。由於英文這個語言是過去許多不同語言的集大成物,動詞變化的規則也不盡相同,需要額外花時間準備的部分了。

動詞變化範例

規則變化特殊規則變化不規則變化
Worked (work)Embedded (embed)Went (go)
 -_ed(重複字尾) 
Booked (book)Studied (study)Flew (Fly)
 -ied(去”y”) 
Burned (burn)Intertwined (intertwine)Broke (break)
 -d 

5-3. 三大時態:未來式

英文文法的未來式會需要背的反而在於特殊用法的應用上。除了最常用助動詞“will”表示未來,也很常以現在進行式來代替未來式

5-4. 四大狀態:簡單式

簡單句 (Simple Tense)

一般指在某個時間發生的事情、事實、動作等,重點在於強調動作本身有發生或未來會發生。

5-5. 四大狀態:進行式

進行式 (Continuous Tense)

一般用於強調一項持續一段時間的動作。此外,有些「現在進行式」的用法也同時具有「未來式」的意義,通常表示「現在已經安排好、未來要做的計畫」,例如:

  1. I’m going to school tomorrow. (我明天要去學校)
  2. The flight is departing at 7 tomorrow night. (該班機將會在明早7點起飛)

5-6. 四大狀態:完成式

完成式的應用已經屬於進階文法,主要用於:

  1. 指效果持續到某一個時間點,如現在完成式代表過去所發生之事的效果一直持續到現在。 e.g. I have been to the USA.

  2. 強調時間的先後順序,如果去完成式可以用來表示在過去一個時間點之前發生的事情。
    e.g. Before you arrived, I had already finished our dinner.

5-7. 四大狀態:完成進行式

基本上就是結合了「完成式」和「進行式」的用法,表示在某一時間點之前持續進行的一個動作或一件事。

由於完成式和完成進行式的應用上較複雜,其他完成式及完成進行式詳細用法可以看這篇:
➤英文文法三大時態與四大狀態詳解

二、文法再進階

1. 子句的概念及簡介

英文學習的路上遇到的其中一大難題包含子句 (Clause) 的應用

在國高中英文文法中,子句 (Clause) 也是構成句子的基本結構之一,是由上面所提到的五大句型所構成的單位,英文的子句可以獨立構成一個完整的句子,也可以結合其它子句再組合成複合句構。
簡單來說,

1-1. 主要子句和附屬子句

英文複合句主從關係:主要子句和附屬子句

英文文法在複合句的使用上都會區分主要子句和附屬子句。主要子句就如字面上的意義,是整個複合句的主要句型,一般如果有時態或主動被動的轉換也都需要以主要子句的架構為主;次要子句則代表「被連接」的子句,與前者最大的區別是附屬子句是無法單獨使用,單獨使用時會使該子句的資訊不夠完整。

例如:

1
2
When I was young. → 資訊不完整      
I loved to play guitar. → 已經可以形成一段句子      

當然也還是有將兩個主要子句結合的情況,這時候就會用到英文文法上所謂的「對等連接詞」了。

1-2. 對等連接詞及從屬連接詞

  • 對等連接詞:可以自成一段資訊完整的句子 (完整的句子)
  • 從屬連接詞:不能自成一段資訊完整的句子 (不完整的句子)

英文複合句的黏著劑:連接詞-對等連接詞及從屬連接詞

連接詞在一個複合句構當中也相當重要!撇除省略用法的情況下,一個複合句構中主要子句連接了幾個附屬子句就一定要用上同等數量的連接詞!而國高中英文文法的連接詞還會區分出「對等連接詞」及「從屬連接詞」的概念。分辨方法也很簡單,如果由連接詞帶出的子句可以自成一段資訊完整的句子,那該連接詞就屬於對等連接詞,反之就是從屬連接詞。

1
2
I loved to play guitar. → 完整句子      
So I play it everyday. → 也可以自己成為一段完整句子     

(補充:國高中英文文法最常用的對等連接詞就是“FANBOYS”:ForAndNorButOrYetSo,其餘大部分連接詞都算是從屬連接詞,但主要還是以能不能單獨帶出完整句子來做分辨)

2. 三大子句

  • 名詞子句
  • 形容詞子句
  • 副詞子句

英文文法中子句會依照其在一個句子中的定位和應用而區分出分別代表三種詞性的子句—名詞子句、形容詞子句及副詞子句。在試著區分不同子句時可以試著把有問題的子句用大括號 “( )” 圈起來作筆記,並嘗試看看能不能替換成任一名詞、形容詞或副詞,就能大概推估出該子句是屬於哪種子句了!

2-1. 名詞子句 (Noun Clause)

名詞子句是屬於前面一段提到的「從屬子句」的一種,因此不能單獨存在、必須和主要子句一起出現。
也如前面所說,我們可以把名詞子句當成比較長的名詞,因此它的本質仍有「名詞的特性」,可以放置名詞的位置,它也都可以完美替換。

名詞子句在國高中英文文法中最常出現的開頭就是wh-子句、wh-ever 子句,以及”thatif 等。

  • 當主詞:
1
2
(It was the truth.) + (He was the thief.)       
→→ (That) he was the thief was the truth        
  • 當受詞:
1
2
(I didn’t know the truth.) + (He was the thief.) (我不知道真相。)+(他是小偷。)
→→ I didn’t know (that) he was the thief. 

一般情況下 that 是都可以省略的,其餘如wh-等連接詞都不可以任意省略。

2-2. 形容詞子句 (Adjective Clause)

形容詞子句如其名,作用與形容詞本身的作用一致,是用於形容一個名詞的子句用法,並且也是從屬子句的一種。

1
2
3
4
(The woman is the manager.) + (The woman is talking to a customer.) (這位女士是經理。)+(這位女士正在與顧客交談。)
→→ The woman who is talking to a customer is the manager. 
→→ The woman who is the manager is talking to a customer. 
*可視題意選擇要將哪一句作為子句來補充說明另一句的名詞

2-3. 副詞子句 (Adverb Clause)

副詞子句也與副詞的作用相同,可用於形容動詞、形容詞、副詞,以及整個句子,也因此副詞子句中也包含了從屬子句及附屬子句。

1
2
3
4
(He’s happy.) + (He won the prize.) (他很高興。)+(他獲獎了。)
→→ He’s happy because he won the prize. 
→→ He won the prize, so he’s happy. 
*可視題意選擇要將哪一句作為子句來補充說明另一句

三大子句:不同子句間的混和使用

英文文法中的三大子句說到底也屬於名詞、形容詞或副詞一個小單位,也因此很常會看到子句間互相補充或形容的情況,例如形容名詞子句的形容詞子句、補充形容詞子句的副詞子句等。

1
2
3
4
5
(I was reading the novel.) + (The reason was that.) + (Why did I lose track of time?) + (The characters from the novel were so well-developed.) 
→→ The reason why I lost track of time while I was reading the fascinating novel was that the characters from it were so well-developed.

(我正在看小說。) + (原因是這樣的。) + (為什麼我忘記了時間?) + (小說裡的人物發展得很好。)
→→ 當我讀這本引人入勝的小說時,我之所以忘記了時間,是因為書中的人物發展得非常好。

三、高難度文法

1. 倒裝句 (Inversion)

在國高中的英文文法中,倒裝句應該算是其中一個最難的文法之一。什麼是倒裝句呢?
這種概念在中文也有,像是成語「唯利是圖、唯命是從」便是一個最典型的倒裝用法,原本的意思應該是「唯圖利、唯圖利」,是一個將句子中單字的順序調換以達到強調的用法,而英文文法中的倒裝句也是如此。

英文倒裝句用法中最簡單常見的句型:

1
2
3
4
He didn’t pass the exam and neither did I. 
(He didn’t pass the exam and I didn’t, either.) 
Not only did he fail to save the princess, but eventually got defeated by the villian. 
(He not only failed to save the princess, but eventually got defeated by the villian.) 

除了這些具特定用法的片語或常用句型外,同學厲害一點也可以直接把普通的句子直接變成倒裝句使用,若能在英文寫作上使用得當必能大大加分!

1
2
To battle I go. 
(I go to battle.) 我去戰鬥。

2. 假設語氣 (Subjective Mood)

英文的假設語氣也是國高中英文文法中較難的一部份,雖然用法邏輯基本與中文的假設語氣類似,但還是會基於不同情況而區分出以下兩種用法:

  1. 事情有可能會發生
  2. 事情已是既定事實或是不可能發生

2-1. 假設語氣用法一:事情有可能會發生

如果是針對一件事情進行猜測的假設語氣,例如猜測明天的天氣、考試可能會出的題目、今天晚上家裡會煮的菜色等,假定的事發生機率雖是未知、
但可以確定不為零的情況下,只要使用當下的時態即可。

1
If the weather is fine tomorrow, I will go to the zoo.

2-2. 假設語氣用法二:事情已是既定事實或是不可能發生

  • 時態都一律使用過去式
  • be動詞都一律使用複數的were來表示句子是假設的立場

如果是基於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或一件機率極低甚至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假設,
例如假設小明是小華、張三是李四、在路邊撿到一百萬等,那麼時態都一律使用過去式
且不論句子的主詞為第幾人稱、單數或複數,be動詞都一律使用複數的were來表示句子是假設的立場。

1
If I were you, I’d hang out with her.

https://www.ynso.com.tw/newExam/english/inside?str=FD1B62B25081B810A202A7A3209FC1CB#title1-1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