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師:「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
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大乘經教裡頭,釋迦牟尼佛無數次地贊歎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的病苦,無量無邊的病苦從哪裡來的?從煩惱生的。
煩惱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念頭,就是妄想、雜念。佛教給我們,用這一句佛號,把這些東西給念掉,心地清淨了,什麼病苦都沒有了。
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確實能治眾生一切病——能治眾生煩惱病、能治眾生妄想病、能治眾生牽腸掛肚的一切病、能治眾生生死病,所以釋迦牟尼佛贊歎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東北的劉素雲居士,今年(2010年)六十六歲,1999 年前得了紅斑性狼瘡,這個病比癌症還要嚴重,醫生告訴她,她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她得的是嚴重的紅斑性狼瘡,比她輕的,半年、一年都走了。她就一個信念,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一定能把她的病治好。堅定的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就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那病真好了。你看她,身上、臉上,疤痕都沒有。
她到我們這裡來給我們做報告,一天講兩小時,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得真好!講完之後,深圳向小莉把她請過去,在她那個道場講了兩天,一天八小時,六小時講演,兩小時答復問題,一點沒有疲倦的相。
劉素雲居士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得那麼重的病,這個世間醫生治不了;一心一意就依靠阿彌陀佛,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弘一大師臨終法要
弘一大師云:病未重時,可服藥,但仍須要精進念佛,勿作服藥病癒之想,病已重時,可以不服藥也。
弘一大師云:倘不如是放下一切,專一念佛者,如壽已盡,決定不能往生,因自己專求病癒,不求往生,無由往生故。如壽未盡,因其一心希翼病癒,妄生憂怖,不但不能速癒,反更增加病苦耳。
弘一大師云:當病重時,應將一切家事,及自身體悉皆放下,專一念佛,一心希冀往生西方,能如是者,如壽已盡,決定往生。如壽未盡,雖求往生,而病反能速癒。因心專誠,故能滅除宿世惡業也。
弘一大師說得很清楚,當病重時,應當將家中點點滴滴的事,及遺言交代好,尤其不要執著身體,應觀身體肉軀猶如一具臭皮囊是無常短暫性的,要萬緣放下,專心一意的稱念阿彌陀佛聖號,阿彌陀佛‥‥‥,字字句句念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心懇求西方三聖接引。若能如此而為,當壽命盡時,決定往生。若陽壽未盡,那麼,病症會漸漸地痊癒。為何如是說呢?因為虔誠稱念佛號的緣故,一句佛號,是無上醫王;一句佛號,是無上醍醐,在這種狀況之下,能銷塵融滯,淨化宿世的業障。最後,病況得以提早痊癒。
弘一大師:「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
有一次,弘一大師病得很重,很多人勸他求醫,他不肯,寫了一首偈回應大家對他的勸說:「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癡狂。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此不服,是謂大錯。」阿彌陀佛的醫術最高明,不懂得求他,真是愚蠢;一句阿彌陀佛的聖號,好比是不死藥、是仙丹,不懂得服用,真是錯誤得厲害。 弘一大師說:病重得將要死時,要將自己所有心愛的衣物,布施給人家,自然有無法計算的功德,千萬不要捨不得,身外之物死也帶不去,還要留戀什麼呢!
對於病重的親人,當他的神識還清醒時。應該請善知識來對他說法,盡力安慰,讓他了解人生本來就是無常,死是每個人都逃不掉的,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才是最究竟的。
二、臨終時:許多富人,當老一輩人臨終時,急著詢問遺囑及談雜話,經過這一吵,本來是修淨土的,可是為了家產及人事,就會牽動情愛,阻礙往生的機緣。所以當親人臨命終時,千萬不能問及遺囑,遺囑應該是健康時書寫好珍藏著,臨死時,談遺囑及閒話,是令病人痛苦的根源。
臨命終時,除非病人自己要求沐浴、更衣,否則千萬不要忙著為他沐浴、更衣。一個人病重時,身體一定很痛苦。根據佛經的說法,當命將盡,第八阿賴耶識將離開身體的時候,就像烏龜脫殼,難受極了,現在再急於要為他移動、沐浴、更衣,是徒增他的痛苦,會令他產生瞋心。本來可以往生西方的,瞋心一發,會有墮落惡道的危險。
病房裏,應該供奉阿彌陀佛聖像,讓病人看,並為他助念。助念時,如果人多宜輪班,相續不斷的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或「阿彌陀佛」四字、或快、或慢,必須按照病人的本意,可以讓他好好地相隨默念。
按說,一般念佛都要用法器,用引罄、小木魚去敲,以弘一大師的經驗,他認為人病重時,神經衰弱,稍微受點刺激,會感到心神不寧,增加精神上的痛苦,以音聲助念,比較合宜。不然就敲大鐘、大引罄、大木魚,這些法器的聲音宏壯,能使病人生起肅敬心。 三、命終後:不可立刻移動,必須經過八小時以後,才能浴身更衣。尤其暖氣從頂門出的人,更是切勿亂觸動,使他痛苦;命終時不能哭,應幫助念佛;殮衣、棺木、墳墓,也不要太奢侈,對亡人不利;薦亡以念佛為主;開弔宜用素齋。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世尊又叫舍利弗:「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