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無雜念,心口相應,念念是佛號,這就是誦念佛號所要達到的。那麼如果能夠持續這樣精進的念佛,那究竟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是一心不亂呢? 我們恭請聖嚴法師來為我們開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yjxvIo1qAU
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真的是因為人有情緒,所以才被稱為「有情」嗎? 答:眾生皆「有情」,有情眾生都是有情緒的。人因為有思想、會記憶,除了考慮當下的問題,還會想到過去的狀況。此外,人也會想像,會對未來進行揣測,因此情緒的狀態比較豐富。 就像有人失戀或是失去愛人時會覺得很痛苦;或是單相思,單方面想像著要追求的對象是這麼完美,費盡千辛萬苦也要把對方追到手...
為什麼我們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懺悔,你怎麼知道你罪消了沒有?怎麼知道?我遇到同樣的環境,我沒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頭,心若滅時,你這個業就不可能得果報,因為業後面那個動力,那個馬達被關掉了,這個業就變成什麼?唯識學上說不增長業,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報。 它業種還在,但是它這個種子已經枯黃了,它沒有生長功能了,業要得果報一定要不斷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長,要增長這...
(一)淨土的定義: 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住的國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願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們的世界不一樣的地方是無病、無惱、無苦的環境。但因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淨土也不一樣;同樣地,在淨土裡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淨土分為四種等級。 (二)淨土的等級: 1.法身土:法身所居住,永遠且普遍存在的。是無形,也可說沒有一個形相不是在此淨土中。 2.報...
聖嚴法師:在家眾如何受持五戒、菩薩戒(聖嚴法師-大法鼓 0403)
聖嚴法師:是非要溫柔
A new version of content is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