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R
Cancel

大安法師:除念佛外還需要受持哪部經典嗎?

問:我們除了念阿彌陀佛之外,是否要選一部經典來讀呢?該選哪一部?目前我在日誦《阿彌陀經》,是否足夠? 大安法師答:讀誦經典,你在淨土五經選一部有緣的經典讀誦都可以。目前你在讀誦《阿彌陀經》就很好。是不是足夠?足夠了。在家居士還是單純一點為好。誦《阿彌陀經》,念往生咒三遍,再念一下讚佛偈,就開始念佛,念完佛做迴向,做三皈依,就是定課。早、晚定課都一樣,然後再配合拜佛。 天親菩薩講五念門首先...

聖嚴法師:拆穿詐騙集團謊言

問:詐騙集團無孔不入,天天有人受騙,甚至有人被騙走退休金,實在很可憐。詐騙集團不只利用貪念,還會假裝是親人被綁架,利用親情來詐財;如果你識破他們,他們還會反過來詛咒你,實在很氣人,面對他們設下的騙局該怎麼處理? 答:詐騙集團實在太多了,連我都遇上了。 我有個信徒,人很單純,有某位女士打電話給他,說自己是法鼓山的大護法,師父交付她一個大任務,要替師父私人募款。他問:「師父募款做什麼?」她說...

星雲大師:吉凶誰來定

人到了迷惘的時候,就會想要算命卜卦,求神問路。籤條最大的缺點,就是為人定凶吉,卻不考慮因果。其實,人生的上上籤或下下籤,都不是神明所能左右,都是自己的行為造作而來。 徘徊在迷茫的人,最好能自問:此事合乎道德否?合乎正義否?合乎公理否?合乎法律否?而不要一味地求籤問卜。人生,要交代給因果,交待給自己,不要交給神明。 日本人送禮喜歡送鐘,因為「鐘」與「錢」同音,表示興旺、進財之意;在中國,卻...

大安法師:喝了水果酵素算犯酒戒嗎

問:現在流行一種水果酵素,是用水果發酵而成的液體,據說喝了之後能夠有減肥、養顏、排毒等效果。很多人都在喝,有些人喝了會臉紅,還有人反映喝了之後有一股酒精的味道。請問,這種酵素能喝嗎?喝了算犯飲酒戒嗎? 大安法師答:這要注意,如果你受了五戒,其中就有一條是不飲酒戒。酒有糧食釀成的,也有水果釀成的,那只要具有酒香、酒味、酒氣,能醉人的,這些一概都不能喝。那水果也是可以做酒的,如果它有一股酒精的...

聖嚴法師:常起瞋心如同慢性自殺

大家都知道瞋是心中火,不但對自己不好,對別人也不好,常起瞋心就如同慢性自殺一樣,所以都希望能好好控制自己的脾氣。 然而,勉強控制瞋恨心的結果,反而會愈控制,就愈瞋恨自己,因為你會發現根本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因此每當瞋恨心生起時,你就會怨恨自己:「怎麼搞的?連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實在太不應該了!」 情緒是不能用控制的方式來處理的,必須要採取疏導的方式,才能真正地化解瞋心。而瞋恨和...

傳喜法師:不能為了錢違背自己的良心

比如說有個要飯的,我給他錢,請問是你得的利益大,還是他得的利益大?你給他一塊錢,那他就一塊錢,他買一個大餅就沒了,但是你起的這一念好心,天知地知,神明都知道,頭上三尺有神明,你的良心也知道,你這一念善心得益更大。反過來說,人如果不懂得這個道理,就會貪別人便宜。像我小時候,也貪便宜哦。我去買東西,給了他兩元錢,這個營業員大概在開小差,他以為是五塊的,東西給我了,然後又多找給我四塊幾毛錢。哇,我...

大安法師:五濁惡世唯有靠淨土法門帶業往生

劫濁,「劫」是一個時間的概念,一切濁惡之法聚集的一個時代。 那麼處在這樣的一個時代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深切的體驗。比如這種災難:我們面臨著太多的地震、火災、海嘯、乾旱、水災。這是自然災害。 從我們的知見觀點上,有太多不良的知見,有太多的誘惑,有太多道德上的崩潰、人心的險惡。 所以處在這個時代,每一個眾生都生活在恐懼、不安當中。包括我們的生態問題、環境問題、氣候問題、戰爭問題,所以整...

淨界法師:為什麼有人富貴堅固得來容易,有人卻要辛苦勞作

我們先講這個心。這個心,就是你這個心力。譬如說,我們看到有一種人,他得到了富貴的果報,他非常的富有。但是在三、五年以後,他就破產,經商失敗,一下子就破產,他的果報不堅固。有些人富貴,他從出生到臨終,他的福報沒有人能夠破壞他。他不經商便罷,他一經商,就是有錢,任何人不能把他的錢奪走,盜賊不能搶、水不能淹、火不能燒、敗家子不能敗壞,這個果報特別堅固。這怎麼回事呢? 就是因地的時候,這個造業力,...

淨界法師:一家人,各有各的業力

我們無始劫以來,眾生的第八識有很多很多的這個「界」,這個「界」呢,就是善惡有漏無漏的種子。這個種子為什麼叫「界」呢?因為它變現果報的時候,會把眾生做一個區隔:你的業只有你可以受用,你不能把業分享給兒子。 所以你看一個家:一家四口人,住同樣的房子、吃同樣的飯菜,有些人活得很快樂,有些人活得很痛苦,因為各有各的業力唄,是吧?所以它有界限,你不要以為你們一家人,就大家都沒有界限,不是啊,各人受各...

大安法師:怎麼理解「業力先牽」與「十念往生」

問曰:業道經言:「業道如秤,重者先牽。」如《觀無量壽經》言:「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淨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途諸苦永隔。」先牽之義,於理如何?又,曠劫已來,備造諸行有漏之法,係屬三界,但以十念念阿彌陀佛,便出三界,係業之義,復欲云何? 答曰:汝謂五逆十惡系業等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