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R
Cancel

修因法師:現今淨土宗的問題(關於本願念佛)

今天跟大家談一談現今淨土宗裡,看到的一些問題,淨土法門古德叫做「易行道」。但是現在有些人他把這個「易行道」裡面的易,無限制地一直擴大。所以學人想就此來探討一下。 首先我們要知道,淨土法門它稱為易行道,是相對於聖道門的「難行道」來做對比的。修聖道門是完全依靠你自己的力量,靠你戒定慧的功德,一步步來斷惑證真,了生脫死。所以他必須要把三界所有的見思惑,都全部斷乾淨了,才能夠出離六道的輪迴。這個就...

淨空法師:什麼人可以只念一句佛號不聽經?

問:第五個問題,有些人聽老法師講經,認為只念一句佛號,什麼教理都可以不學;瞋心習性很重,沒有堅強的出離心。請開示要如何生起出離心、發菩提心,求生西方凈土? 答:多讀經,多聽經。至於一句佛號,其他的什麽都不需要了,行!你真的能把分別執著放下,就可以,你不需要聽經。如果你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是非人我,還有貪瞋癡慢,那你一句佛號,你念一輩子都不能往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句佛號看什麼人念...

宏圓法師:有量的心感召有量的國土,無量的心感召無量的國土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願文,窮微極妙,無能稱量。窮微極妙就是微妙到了極點,有美皆備,無妙不收,沒有遺漏。《會疏》中說:「點事妙理相即,故謂窮微,無漏之相,故謂極妙」。意思是極樂世界極小的一點事相,都是由實際理體而顯的,是跟妙理相即的,所以叫做窮微。極樂世界的一切相,都是清淨心所現的,彌陀無漏的功德之所招感,所以都是無漏之相,實相之相,所以叫做極妙。無能稱量,因為極樂世界是法性土,全顯的是事事無...

淨空法師:念佛要這樣念法

  「此一句佛號,正如《要解》所示,即是眾生本覺理性,故知此介爾能念之心即是如來果覺」。我們前面就念到此地,這一句還要詳細說明一下,與我們念佛關係很大,這就是介爾能念之心,這個心是真心也是妄心,妄心裡面跟真心最接近的。   為什麼?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是真心,起心動念就是妄心,但是介爾是剛剛起心。你看看在真妄的邊際上,這個心難得,用這種心念佛,就是這個地方所說的如來果覺,就是如來果覺,...

淨空法師: 如果是一個明白人,哪有不嚮往西方極樂淨土的道理!

我們讀這一句願文,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事情,但是我們也可以能夠回過頭來看我們現前的環境,在現前環境裡面,我們應該怎麽做、應該怎麽學習,將來到西方世界是現成的,一絲毫都不陌生。雖然我們在念佛堂,念佛堂裡面沒有電視,也沒有傳真,念到自己身心清凈的時候,也有許多不思議的境界現前,你能夠見到一般人見不到的境界。 這個事情有,肯定有,每一個人都會有。遇到這個境界,不要生歡喜,也不要恐懼。這個境界現前,...

印光大師法語開示句句箴言

印光大師法語開示句句箴言 1.念佛時必須字字句句從心而發,從口而出,從耳而入。一句如是,百千萬句亦如是。能如是,則妄念無由而起,心佛自可相契矣。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依此而行,決無歧誤。 2.念佛不能純一,必須制心不令外馳。久久自會純一。 3.學道之人,凡遇種種不如意事,只可向道上會。逆來順受,則縱遇危險等事,已過便如昨夢,何得常存在心。汝既欲修行,當知一切境緣,悉由宿業所感。又須知至誠...

慧淨法師:宇宙中有三種自然

宇宙中有三種自然: 第一是「業力自然」, 我們眾生即使不勉強,也是隨著他的重業運作,臨終時就隨著重業而投胎轉世。 譬如在生時殺了一個人,或者做了一件大善事,即使臨終時不再殺人、不再做善事,可是在他一生當中,如果那一個業(善業或惡業)最大,殺人的就墮落地獄,善業的就上生天堂或出生為人享受五福的福報,這就是業力的自然。 第二是「虛空自然」,日出日落,春夏秋冬,都是很自然的,不會出錯,也不用...

夢參老和尚:自殺能解脫嗎?佛弟子為什麼不能自殺?

什麼叫看破呢?你發願,不要一點小事就把你留戀住。你得看大的,了生死、解脫是大的。別人說幾句話你想不開,不必要。或者身體生病了——如果宣佈你得了癌症,等於是宣佈死刑。 宣佈死刑你心裡是什麼思想?你們當然是沒有經歷過,我是經歷過的。我在監獄,宣佈我死刑,明天或者後天就要槍斃了,但是最後也沒有槍斃。如果槍斃了就接受說:「這可了了,在這兒可苦死了,把我槍斃了不是解脫了?難得!難得!」 沒有槍斃你...

印光大師:此法無論上中下根人皆可用,皆可得益,有利無弊

文鈔原文: 聞居士久已念佛,不知曾注意於信願求生西方否。佛法法門無量,無論大小權實,一切法門,均須以戒定慧,斷貪瞋痴,令其淨盡無余,方可了生脫死。此則難如登天,非吾輩具縛凡夫所能希冀。 若以真信切願,念佛求生西方,則無論功夫淺深,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此如坐火輪船過海,但肯上船,即可到於彼岸,乃屬船力,非自己本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亦然,完全是佛力,不是自己道力。 然一生西方,...

宣化上人:這樣佈施,就是捨一分錢,福德也無量無邊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佈施。所謂不住色佈施。不住聲香味觸法佈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佈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佈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這一分經叫「妙行無住」。「無住」,不要執著;沒有執著就是解脫,解脫就是自由,自由就是無所拘束。 「復次」:在前邊哪,講這個菩薩要離一切相,不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如果著這四相呢,就不是真正發菩薩心的菩薩、發菩提心的菩薩。「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