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的,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 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說...
聖嚴法師《什麼是淨土》
(一)淨土的定義: 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住的國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願力所成的世界。其和我們的世界不一樣的地方是無病、無惱、無苦的環境。但因為修行的成果不同,所建造的淨土也不一樣;同樣地,在淨土裡佛所建造的和凡夫建造的不同。因此淨土分為四種等級。 (二)淨土的等級: 1.法身土:法身所居住,永遠且普遍存在的。是無形,也可說沒有一個形相不是在此淨土中。 2.報...
弘一大師:改過十訓
1、虛心:常人不解善惡,不畏因果,決不承認自己有過,更何論改?但古聖賢則不然。今舉數例:孔子日:「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日:「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蘧伯玉 為當時之賢人,彼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聖賢尚如此虛心,我等可以貢高自滿乎! 2、慎獨:吾等凡有所作所為,起念動心,佛菩薩乃至諸鬼神等,無不盡知盡見。若時時作...
弘一大師《切莫誤解佛教》
切莫誤解佛教 佛教傳入中國,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歷史,所以佛教與中國的關係非常密切。中國的文化、習俗,影響佛教,佛教也影響了中國文化習俗,佛教已成為我們自己的佛教。但佛教是來於印度,印度的文化特色,有些是中國人所不易明瞭的,受了中國習俗的影響,有些是不合佛教的本意的,所以佛教在中國,信佛法的與不相信佛法的人,對於佛教,每每有些誤會,不明佛教本來的意義,發生錯誤的見解,因此相信佛法的人,不能正...
星雲大師:因緣果報的原理
【問】佛教講「自業自受」,但是中國人有所謂「父債子償」,這是否有違佛教的業報論呢? 【答】佛教講「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飯各人飽」,修行是別人無法代替的;因果業報更要自己承擔,別人代替不了。 話說有一位年輕人信佛十分虔誠,對因果業報深信不疑。但是他的母親沒有信仰,自然不相信什麼因果業報,所以總是告訴兒子:「你不必相信什麼因果報應,果真有因果,就讓我來代替你受報好了。」 有一天,兒子不小...
色和空,究竟是啥關係
問:「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意?能舉例說明嗎? 答:色,代表物質的存在。空,在常人觀念中是什麼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對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從佛法觀點來看,色和空卻是一體的兩面,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為什麼說「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種物質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麼?不過是一堆材料的組合。離開...
聖嚴法師:避免造口業請牢記六個字
口業有兩種,一種是搬弄是非,一種是製造是非,這都是口舌的惡業。 有些人的口業只是一種習慣,他們沒有想到是否造口業,只是愛講來講去,口沒遮攔。每當知道一件事、或想到一件事,馬上告訴人家,而且加油添醋、誇大事實;例如,聽說某人吃了一塊大餅,他會說成某人「偷」吃了一塊大餅,這是他的惡習。如果他不是預謀,也沒有惡意,我們只能說這是有病態的人,沒有什麼造業不造業的問題。 如果,你明明知道是...
失德的下場
佛住世時,弗加沙王由於讀誦了《十二因緣經》,體悟到昔日所追求的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原來是煩惱的根本。於是,弗加沙王召集群臣,宣布將王位傳給太子。之後,便自行剃發出家,發心追隨佛陀修行。 這天,他前往王捨城托缽乞食,沒想到在城門中被一頭剛生產的母牛觸抵而死。牛主人認為這只母牛是不祥之物,心生恐懼,便將牛轉賣給他人。買主牽著母牛到河邊喝水時,卻被母牛從背後以角攻擊致死。買主的...
沒有誰來饒恕誰
有一次,一個人想侮辱佛陀,看一看佛陀有什麼反應。於是他朝著佛陀的臉上吐了一口唾沫。 佛陀擦了擦臉,然後問他:「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好像他說過什麼似的。這個人被弄糊塗了,因為他沒有料到會有這種回答,他什麼也沒說就走了。 這個人回家後整夜都無法入睡,逐漸感到他做了一件絕對錯誤的事情,覺得有罪惡感。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來了,並跪在佛陀腳下說:「饒恕我吧!」佛陀說:「現在誰來饒恕你?你...
淨界法師:思想不改變,生命的歷史就不斷重演
為什麼我們說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你懺悔,你怎麼知道你罪消了沒有?怎麼知道?我遇到同樣的環境,我沒有想要再造第二次的念頭,心若滅時,你這個業就不可能得果報,因為業後面那個動力,那個馬達被關掉了,這個業就變成什麼?唯識學上說不增長業,你只要不刺激它,它不可能得果報。 它業種還在,但是它這個種子已經枯黃了,它沒有生長功能了,業要得果報一定要不斷的造作,今天做,明天做,要增長,要增長這...